首页 > 洪门联盟频道 > 历史文化正文

民族精神|是什么让洪门忠义文化历经百年而不衰?

【时间】2020-04-01 19:50:13  【阅览】

分享:


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,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,而是愈挫愈勇,不断在磨难中成长、从磨难中奋起!

不得不感慨,真正担负起民族责任的,从来不是光鲜亮丽的流星,而是默默奉献的一代又一代为国捐躯,生死度外的爱国者和爱国团体。

中国洪门,源于明末清初一六七四年(康熙十三年,农历七月廿五日),陈近南与万云龙及洪门五祖于湖北襄阳,众人在“红花亭”聚会,由陈近南主香,敮血同盟结义,兵器拆解“汉失中土”为“洪”字,三八廿一为洪门的暗号,于是,明朝末年“汉留”组织就此发展成为反清复明的“洪门”。

洪门成立至今已经有三百四十六年的历史。彼时洪门志在“反清复明”,所谓“忠义”即是指忠于民族,爱家爱国爱社会,兄弟之间讲义气。那么,是什么让洪门忠义文化历经百年而不衰?最根本原因是牢牢扎根于大地、深入人心的洪门儒家思想及洪门忠义精神。

儒家思想的精髓在孔子时代是以“仁”为先。随着孟子“义”的观点加入,“仁义”二字成为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。
儒家文化体系中的“家国天下”意识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,“家国天下”意识,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,将洪门忠义文化与传统优秀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,基于这一道德自觉,使一代又一代洪门人的儒家思想深入骨髓,具有了责任担当、价值共识和永不停歇的洪门忠义传承与发扬光大。

洪门革命先驱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,作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思想家,从儒家文化中汲取精华并用之于革命实践活动,发扬儒家民本思想中朴素的民主、平等精神和家国天下意识,将儒家的伦理道德、民本思想、杀身成仁思想、修齐治平思想和大同思想等都赋予了时代意义。

中国洪门五圣山总山主、全球洪门联盟总会长、洪门国际基金会主席刘会进博士,于一九九九年四月十日,遵照陶公遗命,接掌五圣山第三任总山主。
总山主刘会进先生,是著名的爱国侨领,洪门忠义领袖,几十年如一日,不为名利,始终不渝,铮铮傲骨,铁血担当,坚持民族大义,倡导洪门维新,带领洪门成功转型为合法化企业,并积极投入各项社会公益建设,为祖国和谐和平进程,以毕生的精力默默奉献。

他说:“家”作为基本的情感纽带,是弘扬洪门传统孝道,强化洪门忠义纽带和责任意识;弘扬孝悌之道、忠恕相待、爱敬相与,只有这样,才能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。

他强调:“家国天下”意识,既连接洪门忠义文化的修齐治平,也连接社会、民族国家,家是社会的细胞,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,家与国只有良性互动与发展,才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。

他说:儒家“家国天下”塑造了洪门成员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,深入到一代代洪门人的内心世界,内化为热爱祖国、热爱民族与家园的担当精神。“家国天下”是洪门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热爱,是主动追求民族和谐,国富民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大义,也是国家认同感、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。

他强调:“家国天下”意识,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、生生不息的活力、和合共生的包容心,不仅为每一个洪门人提供精神关怀,而且有助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,非常值得洪门成员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。

他说:洪门忠义文化既闪烁着儒家文化的光芒,也有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建构其洪门思想体系的特征。他认为,要继承和弘扬洪门忠义文化,传承洪门精神生生不息千百年,必须坚定:
其正位,在替天行道中,精忠报国匡正秩序。
其正统,在法地主平中,弘扬正义厚德载物。
其正路,在为人主义中,忠孝仁慈自强不息。
企业化模式:转型求进,创新发展;
公益化取向:尚义尚善,济世会民;
国际化方略:义结天下,高涛远行 。
【来源】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 【作者】
【责任编辑】ccnntv0011

分享:

相关阅读